首页

s桑爷女王套路

时间:2025-05-28 15:43:01 作者: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 浏览量:16257

  中新网珠海5月27日电 (记者 邓媛雯)由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投资2.6亿元建造的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正式下水。“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标志着中国深远海养殖迈向“科技牧海”新纪元,将为珠海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航通船厂顺利下水。梁冠贤 摄

  据了解,“湾区伶仃”号是世界首例、中国首艘符合船级社规范设计的可自航移动养殖平台,也是国内首创的集智能养殖、节能环保、渔旅融合于一体的超级养殖平台。

  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副总经理苏庆龙介绍,“湾区伶仃”号总长155.8米,设有12个独立养殖舱,养殖水体约8万立方米,年产能可达3000至5000吨,相当于陆地5000亩鱼塘的产量,是当之无愧的“养殖航母”“深海粮仓”。

  同时,“湾区伶仃”号应用了独创的全球首个船型首尾与柱稳式框架钢结构船身融合构型、水体自然交换技术,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升渔获品质。工船具备自主航行能力,能够选择最佳养殖区域并躲避台风等自然灾害。

  据介绍,“湾区伶仃号”预计今年8月在珠海万山海域投产,未来将专注于养殖金鲳鱼、章红鱼、红瓜子斑鱼等高品质海产。

  苏庆龙表示,“湾区伶仃”号自2022年11月立项以来,先后克服了作为创新型项目在立项审批、设计论证、建造审核、登记注册等各环节遇到的挑战,成功让“全球首创珠海造”从蓝图变为现实。

  下一步,珠海海洋集团将坚持高标准冲刺工船剩余舾装任务,力争工船实现8月交付运营,深入探索和践行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新路径,助力珠海“百千万工程”,为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珠海方案”。(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新教育丨高校探索打造数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机制

越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外部环境,越需要完善国际传播体制机制。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以真正在国际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全国汉服爱好者在四川阆中古城上演“汉服盛宴”

南宋书房店长裘丹靓身穿宋代传统服饰,头上簪着一朵花,这也是南宋书房员工的日常着装。她表示,焚香是宋人“四艺”之一,希望通过桂花香,让读者走进大门就能感受宋韵。

恒大地产表示,公司将持续关注上述事项的进展情况,另外就本次处罚放弃陈述、申辩和听证的权利,本次行政处罚最终以中国证监会作出的正式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公司公告,并注意投资风险。

中央气象台4月11日6时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针对生态环境问题涉及多个行政机关监管职责的,检察机关从最有效保护公益出发,通过检察建议、圆桌会议等方式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协同履职,合力推动问题整改。

(第七届进博会)进博会助力本土合作创新 共谋发展新篇章

宣城地处安徽省东南部,为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处,素有“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自古诗人地”的美誉。距离南京、杭州、合肥、上海均在一小时高铁圈,芜宣机场、南京禄口机场1小时通达。现今,宣城正在聚焦“大黄山”这一超级IP,以旅游产业为底座,着力打造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